当前位置:勤学屋教育频道免费教案语文教案高二语文教案渔父教案 -- 正文

渔父教案

[09-07 18:56:21]   来源:http://www.qinxue5.com  高二语文教案   阅读:9124

概要:人。名平,字原,丹阳(今湖北秭归)人。屈原的作品计有《离骚》、《天问》、《九歌》(11篇)、《九章》(9篇)、《招魂》,凡23篇。传说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,中国民间五月五日端午节包粽子、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。1953年,屈原还被列为世界“四大文化名人”之一,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。 骚体诗:亦称“楚辞体”,古代诗歌体裁之一。起于战国时楚国,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《离骚》为代表,到了南朝刘勰的《文心雕龙》与萧统的《文选》等作品中,就用“骚”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,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。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《诗经》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,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,句式长短参差,形式比较自由,多用“兮”字以助语势,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。骚体诗的形成,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,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。 三、语句分享 “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,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;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,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。” (余光中) “屈平辞赋悬日月,楚王台榭空山丘。” (李白《红山吟》) 泽畔行吟,五月孤忠沉夜月;离骚寿世,三闾遗恨泣秋风。 (李元度题汨罗屈子祠) 江上峰青,九歌遥和湘灵曲;湖南草绿,三叠重招宋玉魂。 (汨罗屈子祠) 四、疏通课文,整体感知 通假字 渔父:“父”通“甫”,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。 古

渔父教案,http://www.qinxue5.com

渔父教案

    渔   父(1课时) 
    一、新课导入 
    在那飘着秦风楚雨的泽畔,歌者在踽踽独行,憔悴的脸上写满了愤怒、孤独。雨无情地抽打着你枯瘦的身躯,心被忧虑撕裂的时刻,你接受了雨的最后洗礼——纵身一跃的姿势定格成永远的风景,你的热血化作汨罗滔滔的波浪,随着江水悠悠流淌千年,滋润了一个民族的灵魂! 
    拨开历史的烟云,我寻寻觅觅,在千年的雨阵中踟蹰,穿行于龙舟粽子锣鼓之间。我听到了你的歌吟在风中作响,那里有你的宏愿与梦想,你的热情和忧患。 
    二、知识介绍 
    屈原:战国末期楚国人,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。名平,字原,丹阳(今湖北秭归)人。屈原的作品计有《离骚》、《天问》、《九歌》(11篇)、《九章》(9篇)、《招魂》,凡23篇。传说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,中国民间五月五日端午节包粽子、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。1953年,屈原还被列为世界“四大文化名人”之一,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。 
    骚体诗:亦称“楚辞体”,古代诗歌体裁之一。起于战国时楚国,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《离骚》为代表,到了南朝刘勰的《文心雕龙》与萧统的《文选》等作品中,就用“骚”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,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。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《诗经》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,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,句式长短参差,形式比较自由,多用“兮”字以助语势,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。骚体诗的形成,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,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。 
    三、语句分享 
    “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,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;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,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。”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余光中) 
    “屈平辞赋悬日月,楚王台榭空山丘。”    (李白《红山吟》) 
    泽畔行吟,五月孤忠沉夜月;离骚寿世,三闾遗恨泣秋风。 
    (李元度题汨罗屈子祠) 
    江上峰青,九歌遥和湘灵曲;湖南草绿,三叠重招宋玉魂。 
    (汨罗屈子祠) 
    四、疏通课文,整体感知 
    通假字 
    渔父:“父”通“甫”,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。 
    古今异义 
    (1)颜色憔悴(颜色:脸色,今多指色彩) 
    (2)形容枯槁(形容:形体容貌,今指对事物的形象和性质加以描述) 
    (3)圣人不凝滞于物(凝滞:拘泥,执着。今指①停止流动,不灵活;②凝聚) 
    (4)何故深思高举(高举:行为高出世俗。今指高高举起) 
    一词多义 
    而: 
    渔父莞尔而笑(连词,表修饰) 
    圣人不凝滞于物,而能与世推移(连词,表转折) 
    何不  其泥而扬其波(连词,表承接) 
    涵淡彭湃而为此也(连词,表因果,因而)   
    于:   
    圣人不凝滞于物(介词,表被动关系,被) 
    何故至于斯(介词,引进动作对象,到) 
    葬于江鱼之腹中(介词,在) 
    以 
    是以见放(介词,因为) 
    安能以身之察察(介词,拿、用) 
    可以濯吾缨(介词,表目的,用来) 
    文言句式 
    (1)省略句 
    ①行吟(于)泽畔(省略介词)     
    ②不复与(之)言(省略介词宾语) 
    (2)被动句  是以见放 
    全文结构(略) 
    五、诵读要旨(标出需要重读的字) 
    (1)子/非三闾大夫与?何故/至于斯? 
    要读出渔父偶遇屈原是看到他形容憔悴而流露出的惊奇和关切。 
    (2)举世/皆浊/我独清,众人/皆醉/我独醒,是以/见放。 
    这句要读出昂扬之气,傲然之气,一种执无怨悔的决绝,同时还要流露出一种隐隐的豪迈之感。 
    (3)吾闻之,新沐者/必弹冠,新浴者/必振衣。安能/以身之察察,受/物之汶汶者乎?宁/赴湘流,葬于/江鱼之腹中。安能/以皓皓之白,而/蒙世俗之尘埃乎? 
    这句语调抑扬顿挫,几处反问语气要语调宜高,表现出一种激愤之情。 
    朗读是声音和情感交融的艺术,叙事文章的诵读需要主义把握人物的性格,读出人物语言的语气、语调、语速。“言为心声”,语言最能表达人物的心灵世界,在诵读时需要把握这一点。 
    六、感受形象 
    本文以简短而凝练的文字塑造了屈原和渔父两个人物形象。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,随遇而安,乐天知命的隐士形象。他看透了尘世的纷纷扰扰,但决不回避,而是恬然自安,将自我的情操寄托到无尽的大自然中,在随性自适中保持自我人格的节操。渔父是作为屈原的对面存在的,面对社会的黑暗、污浊,屈原则显得执着,决绝,他始终坚守着人格之高标,追求清白高洁的人格精神,宁愿舍弃生命,也不与污浊的尘世同流合污,虽然理想破灭了,但至死不渝。 
    七、重点研讨 
    请你阅读文章二、三段,思考:屈原和渔父在论述各人的观点时,分别用了什么论证方法?  
    他们的观点分别具有怎样的思想内涵?对于他们的人生价值观,你是如何评价的? 

[1] [2]  下一页


标签:高二语文教案人教版高二语文教案模板,高二语文选修教案模板免费教案 - 语文教案 - 高二语文教案

Copyright 勤学屋 All Right Reserved.
1 2 3 4 5